政声人去后,丰碑在人间。岁月蹉跎,在历史的时间节点上,总有些人名垂青史,也有些人遗臭万年。在福建省长泰县,至今仍完整保存一座始建于明朝的官亭——却金亭,历经600余年仍经久不衰、名驰遐迩,这缘于一段当地人妇孺皆知的典故。明正德十年(1515年),浙江嘉兴人赵珮到长泰当县令,一上任便告诫百姓耕读勤俭、修身养性、遵纪守法,并发誓自己克己奉公、绝不容私。为官三年间,始终保持一介平民的良好品行,清廉为民,深受百姓爱戴。按照朝廷规定,三年任期届满,赵珮上京述职,送行至五里亭的百姓感念他的品德行为,自发筹银数十两赠其做盘缠,赵珮坚决不受。第二任期届满即将告老还乡时,长泰百姓再次筹集数倍银两赠与赵公,赵公虽囊中羞涩,态度却更加坚决,毅然谢绝,两袖清风而去。长泰百姓敬佩其善始善终的廉洁自律、一心为民的优秀品质,五里亭内悬挂“却金亭”,以示纪念其高风亮节,昭示勉励后人的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之心。
自古以来,百姓心中有杆秤,百姓对为官者是最有发言权的,凡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的好官、清官,必然会赢得百姓敬仰和尊重,也一定会流芳千古而成为历史的一座座丰碑。深受百姓爱戴的狄仁杰、被民间誉为“包青天”的包拯、清朝第一清官的于成龙、“四有”县委书记古文昌、“最美奋斗者”杨善洲、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公正为民好法官邹碧华……这些为官者心理始终装着群众,他们的形象纷纷被搬上荧屏,犹如击入池塘中的卵石,扩散出圈圈波澜,在人们内心激荡起振奋人心的旋律。百姓敬仰他们、感念他们,正如长泰百姓感念赵公为官两任的高风亮节,称其可与“却暮夜金、悬生鱼之馈者”相媲美。“为官一任留政声,浊渭清泾自分明,百姓心中有杆秤,千古传诵却金亭”这首刻在石碑上的小诗便是后人对赵珮高尚情怀的肯定。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正意气风发迈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党员干部务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评价工作的重要尺度,切实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在全民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建功立业。
江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