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市司法局结合工作实际,全力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要求,服务保障“六稳”“六保”,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一是加强对特殊人群的管理,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现了对全市348名社区矫正人员24小时精准定位监控,并全部纳入公安机关重点人员管控范围。落实重点人员必接必送措施,衔接率100%;进一步健全安置措施,上半年接收刑满释放人员179人,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安置率达100%;为严防刑满释放人员在疫情防控期间漏管事件的发生,共出动警车到监狱、看守所衔接刑满释放人员42人,并及时与其家属或社区(村委会)进行交接。
二是打造“枫桥经验”辽宁版,把“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和个人调解室建设打造成矛盾纠纷调处点、社情民意汇聚点、公共法律服务点、干群关系联系点、文明风尚传播点。组织全市332个人民调解组织,1889名人民调解员,共调解矛盾纠纷632件,成功调解616件,成功率97%以上,涉案金额600余万元。开展排查206场次,及时有效化解纠纷;进一步延伸拓展人民调解职能,认真完成省、朝阳市和北票市“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工作任务,已实现“村(居)民评理说事点”村(社区)全覆盖,建立乡镇、街道个人调解室37个,制作村(居)民评理说事点标牌72块、流程图和制度板328块,印刷“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内业材料5000本、便民卡15万张。
三是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对市政府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开展了全面清理,保留23件,废止5件,修改2件;印发《行政机关法律责任相关法律法规》读本300本,集中发放给各级行政机关,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水平;认真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促进全市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执法全过程留痕、执法决定合法有效,整体提升了全市行政执法水平。共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0件,其中2019年结转案件4件,已审结3件。本年度受理6件,作出决定3件,正在审理中3件;共代市政府参加行政应诉案件40余件,其中正在审理的有30余件。参加上级政府受理的行政复议应诉案件1件;作出行政处理决定3件,调解1件,转办案件5件。组织法律顾问参与政府重大决策论证、合法性审查32次,出具法律论证意见书21份,有力提升了政府依法行政水平。
四是法治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强。制发《2020年北票市“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意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深入开展“法律八进”活动,发放书籍500余本,宣传册(单)1000余份,现场解答群众咨询30余人次。在“4·15”国家安全日、“5·15”政务公开日、“学雷锋活动日”、“6·16安全生产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开展“社会治理、法治先行”宣传活动,组织各普法成员单位悬挂法宣条幅500余条,电子显示屏标语100多条;启动为贫困(边缘)村农村书屋赠送法律书籍活动,为全市29个村赠送法律书籍1500册。
五是公共法律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为293个行政村(社区)建立法律顾问关系,提供法律意见书7份,指导签订土地流转等各类合同54份,代理诉讼5件,减免律师收费15000元。选聘优秀律师,为全市重点企业担任法律顾问;围绕服务全市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开辟公证服务“绿色通道”,积极为常态化疫情防控中企业复工复产和我市重点工作提供公证服务。积极开展便民、利民、惠民活动,办理公证976件;为老弱病残者及特殊困难需上门服务的当事人提供上门服务50余次;为80岁以上老人免费办理遗嘱18件、小额继承公证56件;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办理公证5件,为当事人减免公证费2万余元。法律援助水平进一步提高。共办理法律援助诉讼案件216件,为当事人挽回损失近100万元,其中民事行政诉讼142件,刑事辩护74件;发放法律援助扶贫卡217份,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代理案件11件,进行法治宣传3次;解答法律咨询376人次,为务工人员讨薪11.7万元,为农民工合同体检93份,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