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项整治相关要求,市发改局牵头推进“补齐开放合作短板,实施‘161’工程”和“稳增长”两个专项行动,在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目前两个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狠抓项目建设,向上争取成绩斐然。夯实项目储备,争取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全市向上争取到位项目205个,资金41.37亿元。已完成全市向上争取考核任务指标的104.49%,位居朝阳各县市区第一位;抓好项目入库,坐实投资入统。截至9月末,500万元以上开复工重点项目111个,储备项目116个;健全“项目管家”,强化要素保障。对今年全市计划开复工项目全部配备项目管家,43家规模以上企业,23家限上企业全部配备项目管家。
狠抓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采取全市党政领导带队抓、开发区干部常年抓、乡镇领导干部全力抓、业务部门主动抓、新老企业一起抓等“七抓”机制,精准“网格”抓招商、“以商招商”抓招商,主攻京津冀、面向全中国狠抓招商引资。目前,全市开展招商活动475次,对接洽谈项目295个,签约项目8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个,亿元以上项目33个,亿元以下项目43个;全市赴京津冀招商363次,签约项目3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3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9个,5000万元以下项目3个。今年新引进“飞地经济”项目64个,落地项目54个。截至目前,我市“飞地经济”项目总数为111个,其中投产项目21个,开工建设项目53个。全市35个乡镇已实现项目落地乡镇全覆盖。
狠抓转型升级,三大产业稳步推进。已实施开展老企业合资合作39家,涉及项目45个,已建成投产项目18个。全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快推动大唐杨树沟风电项目、华润涌泉二期风电项目建设。目前,校企合作达到20家,转移转化科技成果17项、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4家。加快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今年投资5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有15家,新增市级龙头企业1家。全力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把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重点抓好“十大文化”和“黑山、白水、鸟化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完善文化旅游服务设施配套,积极开展文旅招商工作。
狠抓平台建设,营商环境逐步优化。筑巢引凤,新建标房40.3万平方米,复工标房27万平方米,目前主体完成标房25万平方米,已建成标房6.4万平方米。取消和下放的976项审批权,推进“一网、一门、一窗、一次政务服务”改革工作。网上可办事项762项,19家市直部门已进驻政务服务大厅,进驻事项731项,梳理出100个“最多跑一次”高频事项,30个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全面推进“证照分离”,告之承诺审批1天左右、优化准入5天左右、不动产登记5天内完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90个工作日完成。
“下一步,我们将从三方面推进工作。一是超前谋划项目,争取政策资金支持。二是大力推进招商工作,培育经济新增长点。三是推进企业科技能力提升,增添企业发展后劲。”市发改局负责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