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3月中旬以来,我市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清洁月行动”,各乡镇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集中力量持续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收到显著成效,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和先进做法。
即日起,本报设立《党建引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专栏,陆续刊发各乡镇党委书记就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访谈,展示和分享各乡镇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
近年来,南八家子乡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收到了显著成效。近日,就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记者对南八家子乡党委书记张艳华进行了专访。
张艳华表示,南八家子乡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不打“短平快”,只做“精细活”,通过不断摸索实践,创建了“四、三、三”管理机制,即“四级网格”全覆盖、“三篇文章”做宣传、“三化”融合抓提升,全面提升农村环境整治常态化效果。
“四级网格”全覆盖。一级网格由包村乡领导担任网格长,全乡共7个;二级网格长是包村乡干部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共63名;三级网格长是中心户长、村民组长和有威信的志愿者,共132名;四级网格是全乡村民。在四级网格中,南八家子乡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农民群众增强环境意识,吸引更多的人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来,全乡上下形成了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篇文章”做宣传。一是在全乡24辆保洁车上安装小喇叭,播放环境整治有关内容,同时,利用宣传标语、橱窗等方式进行宣传,提升村民环境意识;二是通过志愿服务做宣传,全乡共组建10支志愿服务队,定期经常性开展环境整治服务活动,通过活动,带动村民积极参与其中;三是通过开展“脚印万家活动”做宣传,上门帮助农民做家务等服务时,手把手教会农民进行垃圾分类,共为农户赠送扫帚和铁锹1000余把,农民由最初的被动接受服务转变成为主动加入劳动的参与者。
“三化”融合抓提升。一是抓文化提升内涵,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提升农民文化品位和综合素质。同时,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融入文化元素,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弘扬优良传统和崇高精神;二是抓绿化提升品质,借助春季良好的土壤墒情,利用各村的空闲地,今年,全乡共栽植各类花草800多平方米、树木5000余株,并持续打造7公里“丁香路”,补栽丁香300余株;三是抓美化提升颜值。目前,全乡7个村中5个村是美丽乡村,并且各具特色,突显历史文化和区位优势,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全乡共建设乡村旅游景点15个,吸引了大量游客,增加了农民收入。
近期,南八家子乡将组织乡村两级干部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拉练活动,通过比较,激励各村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管理和考评机制,提升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效果。
记者 冯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