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黑城子镇小城子村食用菌种植基地的菌棒生产车间,工人们忙碌的身影映入眼帘。厂房内充盈着浓郁的花菇菌棒原材料的香气,工人们熟练地制做着菌棒,虽然忙在手中,但是笑在脸上。
村民魏国霞得知自家附近建了花菇生产基地的消息后,她第一时间报名 “家门口的岗位”,经过认真的学习和实践,现在她已经是一名熟练的技术能手了。她说:“我现在主要负责给菌棒套袋,对其它的工作也很了解,一年中我能在这里干将近10个月的活儿,平均一个月能赚3000块钱左右,还不耽误自家的农活儿,离家又近,真是个好活计。”
菌场负责人兰女士介绍说:“菌棒生产车间自11月10日投产以来,日产量可达1万棒,年产量在300万棒,日用工量在40人左右。制菌棒的原材料主要是木屑、麦麸等,通过搅拌原料、装袋、高温灭菌、植入菌株、发菌等环节,到明年的三四月份就可以出菇了。”当菌棒完成生菇的使命后,废弃的菌棒将被当作燃料使用,形成绿色循环经济体系,环保又节能。
据了解,自去年花菇项目引进以来,黑城子镇党委、政府当起了企业的贴身“管家”,帮助企业解决了水、电配套设施、冷库、菌棒生产车间建设等难题,扶持企业落户生根、稳步发展。付出就有回报,今年,一期菌棚的效益增加村集体经济15万元,家门口的产业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
菌棒生产车间的建成让花菇菌基地实现了自产自用,节约了成本,同时让企业不用再为菌棒供量发愁了,也为扩大发展规模积蓄了充足的产能。下一步,该镇继续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周边乡镇扩大生产,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带动更多的农户增收致富奔小康。
记者 谢洪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