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长皋乡白相屯村,记者看到一株枝干挺拔、枝叶翠绿的水曲柳摇曳多姿,虽然经历近600年的风雨,它依然枝繁叶茂,格外引人注目。“小时候,我最喜欢到这棵大树下玩儿,和村里的小孩子一起追逐、嬉戏、打闹,现在每每看见这棵大树,总能勾起儿时美好的回忆!”长皋乡白相屯村村民吴晓辉说。古树镌刻着岁月的年轮,俨然已成为乡村变迁的“见证者”,更成了乡情、乡愁的印记。
据了解,该乡有古树名木29株,包含水曲柳、糖槭树、五角枫、国槐等10余个品种,分布于村庄、学校各个角落,以独特的方式记录着历史变迁。生长在长皋乡初级中学院内的糖槭树,它承载着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的美好记忆,走过80余个春夏秋冬。
为了更好地守护绿色乡愁,长皋乡秉持“一树一策”的原则,建立了古树名木台帐,详细登记古树名木的生长现状、位置、冠幅等信息,明确管护责任单位、责任人,同时积极争取资金,统一制做古树名木保护牌,对古树名木实行全覆盖挂牌保护,并适时采取病虫害防治、复壮、围栏、施肥、避雷等保护措施,让自然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据该乡林业和草原站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长皋乡深入推进“森林长皋”建设,扎实开展“我为子孙留点绿”行动,开展荒坡治理600余亩,全乡森林覆盖率达51.4%。
如今,走进长皋乡辖区各村(居)民小组,空气清新,房屋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中若隐若现,错落有致;漫步村庄内,满眼青山绿水,俨然一幅人在画中游的诗意栖居图;在村子里放眼望去,一片翠绿随着山势绵延,一望无际,静谧而和谐。
该乡负责人表示,长期以来,长皋乡以生态、宜居、文明、幸福为目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大力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全面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扎实抓好“四旁”绿化和古树名木保护,着力让新时代的乡村净起来、绿起来,不仅为百姓增添了绿色福祉,更留住了乡情、乡愁。
记者:程广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