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明正在查看番茄长势。
在蒙古营镇于杖子村的“四区两基地”高标准农业产业园内,蔬菜大棚整齐排列,于杖子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社长王东明看着大棚里长势喜人的番茄,脸上笑开了花。
近年来,于杖子村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建档立卡户”模式,不断推进大棚蔬菜基地规模化、栽培设施忽而、生产标准化、品种特色化、产品绿色化集约发展,规划建设高标准温室大棚13栋,共2300延长米,项目总投资280万元。
王东明说:“我们村这13栋大棚全部由合作社承包,其中11栋栽植了番茄,2栋栽植了豆角。11栋大棚的番茄产量在20万公斤左右,按照往年每公斤4元的价格,至少可以壮大村集体经济80万元。”
“村里的合作社每年给我们这些建档立卡户增加收益1000元,合作社缺人手的时候我也过来干点零活,每个月能赚上1500元,一年能干三四个月,这一年下来我就多了6000多元的收入呢。”看着满棚的绿意,村民王大姐激动地说道。
该村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区两基地”项目,不仅使蔬菜种植成为振兴农村产业、带动农户增收的重要力量,也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拓宽了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