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票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 :北票新闻网>>新闻中心>>乡区之声

点“草”成金 宝国老镇秸秆“一烧了之”成历史

2020-10-27      

  对秸秆进行一次发酵。

  秋收时节的宝国老镇,蓝天白云成为主打色调,焚烧秸秆的“狼烟”消失无踪。秸秆“路”在何方?怎样才能将秸秆“变废为宝”?近日,记者走进宝国老镇边家沟村,在这里的秸秆饲料打包现场找到了答案。用边家沟村村干部的话说:“打包秸秆,不仅为秸秆找到新出路,还为村民找到了增收路。”

  近几年,机械化种植、收割兴起,在给村民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弊端,就这一问题村民李大姐道出了“便捷的无奈”。

  “用机器收玉米,就得把秸秆推倒,我们割起来费劲,不割还影响来年春耕。有些村民甚至为了省事,直接一把火将地里的秸秆烧得精光。如此一来,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存在火灾隐患。”李大姐说。

  经过多方努力,宝国老镇终于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北票市富万家种养殖合作社养殖了1300头猪、300多头牛,对玉米和秸秆都有很大的需求,于是宝国老镇政府与该养殖合作社积极协调,以每亩6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2100亩,并购进秸秆饲料化的机器,为秸秆找到了更好的“归宿”。

  在秸秆饲料打包现场,合作社负责人门建军热情地介绍了整个流程:首先,由工人驾驶专业的玉米收割机将玉米完整收割,再用秸秆收割机将秸秆直接粉碎装车,运到打包现场;随后,工人们会对粉碎好的秸秆喷洒发酵药,进行一次发酵;最后用专业的打包机器进行打包和二次发酵,即可对外销售。

  “玉米全部采用膜下滴灌的形式种植,预计总产量近1600吨,每亩地生产草捆12捆,每捆价格30元,秸秆总收入75万元,玉米轴每亩收入40元,总收入可达8万元,而且每亩地还能为农民增收200元。”说到这些门建军乐开了花。

  宝国老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现阶段宝国老镇采取多种方式“歼灭”秸秆,而这种秸秆饲料化的方式可清理全镇秸秆23万亩,让秸秆“一烧了之”成为历史。更重要的是,该项目可为百姓增收400万元,真正实现了农户、合作社和宝国老镇三方共赢。

责任编辑:崔旭

责任编辑:刘士高

热点排行

北票新闻网

电话(传真):0421-5823953 投稿箱/举报箱:bpxwzxwz@163.com 主办:北票市融媒体中心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http://www.lnjubao.cn/
备案/许可证编号:辽ICP备202001491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0642002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2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