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是当下人们共同关心的话题之一,良好的农村卫生环境是人民生活提高的重要增长点,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点,是展示农村良好形象的重要发力点。近些年来,农村的环境卫生有了明显改善。主要街路光鲜亮丽可圈可点,但一些村落卫生死角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在有些地方的问题甚至较为严重,这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问题,已成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中的顽疾,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更需多措并举、靶向治疗,建设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必须提高环境卫生意识。农村环境卫生,村民是“主角”,要通过宣传教育、政策激励,引导农民革除陋习,逐步养成文明习惯,积极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同时,村委会要健全完善保洁制度,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建立公众监督机制,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提高环境卫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必须建立环境卫生整治的长效机制。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需要持续发力,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乱堆乱放、环卫设施薄弱等问题,要逐步加大环卫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一支稳定的保洁队伍,实现分区、分片岗位责任制全覆盖,以卫生死角为重点,经常性地开展清理活动,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逐步把点上的盆景变成面上的美景。
必须加强督促检查力度。相关责任部门要依托实际,明晰环境卫生整治目标、整治重点、整治措施,在此基础上,按照点面结合、统筹兼顾的方式,经常性地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对措施不力、效果不明显的,要落实责任追究制,实行定期通报制度,使大家时刻绷紧环境卫生这根弦,不断改善群众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