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派到乡村工作干部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单位,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回到百姓身边,共同抗击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市351名省、市、县三级选派干部自愿放弃休假,投身防控第一线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协助乡村两级党组织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带头深入摸排,带头值班值守,带头筹集防控物资,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将几位选派到乡村工作干部的先进事迹予以刊登。
董迪:既要防控疫情,又要促百姓增收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大三家镇羊肠沟村第一书记董迪放弃了春节休假,立即进入到战时状态。她积极配合村“两委”班子成员对各村民小组进行了多次拉网式、地毯式排查,春节期间共排查出返乡人员127人,其中未发现湖北、武汉返乡人员。对村内麻将馆、寺庙等人员密集区域进行严密防控,关闭麻将馆2家、寺庙1座、劝停全村红白喜事2起。每天在检查点对进出车辆和人员进行登记和严格检查,拦截检查车辆600余辆次。与此同时,积极联系帮助羊肠沟村拓宽农副产品销路,通过帮助农户联系销售土鸡蛋实现销售收入8000余元。
陈宏辉:做好百姓的“当家人”
作为平洼村2230多位村民的“当家人”,在接到疫情指令后,哈尔脑乡平洼村的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陈宏辉放弃了与家人共度春节的机会,立即从朝阳市区赶到村里,组织召开村组干部会议,传达上级防控精神并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大年初二一大早,他就开着私家车在朝阳市区找地方买口罩,找了十几家药店都没买到,最后通过网络渠道,自费买了9个防毒面具,发放给在一线防控疫情的村组工作人员。值守防控点期间,平洼村24小时不间歇值守,登记、劝返来往车辆,村民出门也都自觉减少出门并佩戴口罩,疫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
陈建伟:我们一定会战胜病毒
“只要我们大家坚持住,我们一定会战胜病毒。”疫情发生后,西官营镇松台沟村第一书记陈建伟和村干部一起,对返乡人员进行排查,宣传疫情防控常识。经过排查,共入户669户,登记返乡人员279名,发现1人途径疫区,无疑似病例出现。夜间的温度都在零下15℃以下,他与村干部顶着寒风值守,傍晚车辆稀少时,大家围在火炉旁,吃着方便面、烤地瓜,像家人一样互相打气。自检查站点设立以来,每天登记车辆100余辆、人员400余人。
李航:保卫瓦房,为全村百姓负责
“保卫瓦房,为全村百姓负责,坚决不让瓦房村百姓感染1例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东官营镇瓦房村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李航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响亮地喊出了这样的口号。他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同村干部坚守防控点,挨家挨户做排查,发放防疫知识宣传材料,为镇政府捐赠医用护目镜20副。在做实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组织村“两委”干部研究产业项目,争分夺秒开展脱贫攻坚,有序组织春耕备耕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佟磊:第一书记的“硬核”担当
东官营镇党委第一副书记佟磊是土洞子村包村领导,疫情期间,他坚守防控疫情一线,与村干部拉网式排查全村407户,1064人次,密切关注65名返乡人员的身体状况,对居家隔离人员落实一对一包保责任,对其进行24小时监控,确保内不扩散。做好全村封闭管理,除日常排查外,其余时间坚持守在防控点,确保里不出外不进。加强宣传引导作用,利用原单位朝阳市广播电视台资源,录制“大喇叭”广播24期,使百姓自我防护意识不断增强。加快复工复产,对本村几家企业实地查看,在满足防疫条件下,要求村“两委”为其尽快恢复生产提供必要的保障,还叮嘱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消毒措施和个人防护,确保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展现了第一书记在关键时刻的“硬核”担当。
郑严:小喇叭发挥疫情防控大作用
在疫情防控期间,五间房镇王兰旗村驻村第一书记郑严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长,用手持式扩音器,清晰标准的普通话将防控宣传须知录入其中,在街边、村屯开展宣传,做到镇里、村里家喻户晓。
大年初四,还没到第一书记归队的时间,看到防控工作的严峻性,郑严就带着口罩等防控急需品来到村里,和镇村干部一起开始了紧张的防控工作,将有责任心的党员和建档立卡户充实到防控点,在防控的同时增加贫困户收入。看到防控点设备简陋,他联系爱心企业朝阳怡美集团为每个防控点购买了拉杆式音响、扩音器、电子测温仪等设备,提升了各防控点的检测和宣传水平。防控工作中,他吃住在村里,年前膝盖受伤拄拐的他刚刚恢复到能够正常走路,但是巡查防控点、发放宣传材料等防控工作样样没落下。
刘殿忠:心中始终装着百姓
在疫情防控中,他始终深入防控一线、上门入户,摸排外来及返乡人员情况,劝阻打算返乡人员、走亲访友、聚会人员;他全天候值班值宿,吃住都在村里,连续十多天没有回家;他为防控点值班人员送煤、送衣、送饭,为防控点人员讲解防控注意事项;他组建炮手村党员突击队、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带头为村里疫情防控捐款。
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作为东官营镇炮手村驻村第一书记,刘殿忠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第一书记的使命与责任。接到后胡台西组建档立卡户孔相海患有精神病的妻子离家出走的消息,他驱车30多公里,历经3个多小时,将其找到并安全送回家中。在疫情防控同时,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多次研究,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炮手村酒厂。落实2020年村集体土地发包工作。督促农民备好春耕生产,平整土地、准备种子、化肥,同时帮助暂时不能外出打工的农民工,联系本地企业为其提供就业机会。
吴迪:抗击疫情 永不停歇
在村上交接班后,到乡政府志愿服务,接通知接公文,把疫情的紧急通知及时传达给领导及村委会;为办公场所进行消毒,帮忙搬运爱心捐赠的物资;午餐时间,为乡里办公的人员挨个送盒饭,为乡设立的防控点送热水、送被褥,到防控点接送从朝阳到乡办公的同志……疫情期间,南八家子乡八家子村第一书记吴迪几乎没有一天的停歇。
大年三十,接到通知后,他第一时间赶回村里挨家挨户进行摸排,详细掌握外来返乡人员情况,做好登记,摸排结束后,连夜制定村疫情应急预案,建立台账,打印《致全体村民的一封信》,所有工作结束后已是次日凌晨2点多钟。工作中,他不顾个人安危,和村党支部书记亲自到武汉返乡人员家中为其及家属测量体温,密切监测其身体状况,建立微信群及时上报;他在防控点值班一呆就是几个小时,吃住在村上更是常事,并捐款500元购买防护用品,解除了值守人员的后顾之忧。
王晓秋:抗疫一线的战地通讯员
时值春节,疫情突发,马友营乡选派干部王晓秋第一时间回到工作岗位。为了更快更准地报送关于疫情工作开展情况的信息,她深入每一个防控点参与值守,为了更深刻地了解晚班防控点值班工作更是几天没回家,把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点点滴滴都记载下来,第一时间把信息推送出去。她说:“这些新闻报道是我作为一名组织工作者为抗击新冠病毒贡献的一份力量。我知道民众会通过我们的镜头树立起战胜病毒的信心,坚守在一线的工作者会通过我的报道感受到肩上的责任。待到春暖花开,疫情消散,一切美好如初。”
张翼翔:让党旗在百姓心中飘扬
疫情面前,他是村党支部的一面红旗,在百姓心中飘扬。蒙古营镇蒙古营村党支部的检查点设在出入镇的重要防控点,车辆、人员流动量大,疫情防控工作压力大。疫情期间,村第一书记张翼翔不分昼夜、不辞辛苦积极参与检查点登记、测温、消毒等工作,并与镇村干部一同入户排查返乡人员,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共排查出100人,未发现湖北、武汉返乡人员。同时,他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捐款500元,组织党员、爱心人士捐款共计9000余元,捐献物资折合现金2000余元。
孙瑞:防疫扶贫两手抓
一个多月来,泉巨永乡存珠营村第一书记孙瑞始终和村“两委”班子一起坚守防疫一线,逐户排查、值岗值守。积极争取派出单位支持,朝阳市文旅广电局机关和系统党员踊跃捐款10800元,为两个扶贫村192户贫困户和54名志愿者送去了防疫用品,大衣、毛巾、消毒皂和元宵。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推进扶贫工厂开工前期准备工作,2月26日,双山子服装厂正式复工复产,其它几个扶贫工厂也将陆续复工投入生产。
唐志阳:一枝一叶总关情
抓防控,更要保民生。疫情发生以来,黑城子镇板达营村第一书记唐志阳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每天与镇包村干部、村“两委”工作人员在村防控点值班,对过往人员及车辆逐一进行排查,确保不漏一车、不落一人,对本村村民进出村屯进行测温、登记,告知相关防范知识,注重日常消毒防疫。为了解决村里防控经费不足的问题,他及时组织派出单位党员干部捐款5000元。同时,积极应对疫情对农产品销售带来的不利影响,帮助农户销售辣椒1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1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