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北票下起了大雾,在这样的特殊时期里遇到这样的天气,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异样。早晨起床,我与电视台和城关街道的工作人员一起来到庄头蔬菜批发市场,采访明丰农资公司。之所以采访这家公司,是因为五天前,我写了一篇城关街道利民幼儿园为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免费送盒饭的文章,并被《学习强国》采用。
“我女儿上小学之前就在利民幼儿园,前两天,我看见园长杨柳的朋友圈,还有那篇关于他们做盒饭的报道,我突然觉得,在这样的特殊时期里,我也应该做点什么。”明丰农资的负责人李文娟对我说:“所以,我跟丈夫决定每天免费给他们送菜,接过这个爱心接力棒。”
三年前,李文娟和丈夫韩立明开始经营这家农资公司,他们在娄家店乡建有9栋蔬菜大棚,专门种植无公害绿色蔬菜。
李文娟夫妇驱车赶往自家大棚摘菜。
李文娟夫妇开着红色的箱货车去自家大棚摘菜,车上还有他们的合作伙伴周易辉,他是农学硕士,对李文娟两口子的善举表示支持。我们的车就跟在后面,两辆车都开着双闪。此时的雾更加浓厚,能见度不足50米,这样的天气让人憋闷,与戴口罩的感觉很相似。大雾仿佛给这座小城戴上了一个大大的口罩。那辆红色的箱货“破开”浓雾向前行驶,那样子像极了希望。
李文娟在大棚里摘菜。
到了大棚,李文娟边摘菜边说:“我家的菜都是现摘的,绝对新鲜。这几天我还给土城子村送了一些过去,现在大伙最需要的除了口罩,恐怕就是新鲜蔬菜了。”今天,李文娟夫妻俩给利民幼儿园送的是小白菜、茼蒿、菠菜,总共有50多斤。另一户名叫梁国胜的种菜大户听说李文娟夫妻的善举,也送过来一大袋韭菜。说实话,虽然节约粮食的意识谁都有,但恐怕在此之前从没有人把蔬菜当做什么特别珍贵的东西。韩立明对战胜疫情很有信心,他计划今年与周易辉合作,再种600亩水果玉米,带着农户“赚大钱”。
大伙摘完菜,在赶去利民幼儿园的路上,阳光终于出现了,就像是憋在家里睡懒觉的人睁开了朦胧的眼睛。此时,雾渐渐变薄,那种异样的感觉也慢慢消失了。
韩立明把蔬菜拎下车。
大家把蔬菜送到食堂。
到了利民幼儿园,又见到了园长张凌岩一家三口,这家幼儿园是她和丈夫杨兆全、女儿杨柳一起开办的。此时,一家人带着做饭阿姨正在食堂忙活着,饭菜的香味很是浓郁。我在杨柳口中得知,自从她家的幼儿园开始免费为城关街道防疫一线工作人员做盒饭以来,这份爱心就不断扩散,周围很多商户过来捐钱捐物,爱心的接力棒在大家手中相互传递——“李家酱大鹅”熟食店捐赠1000元;绿康源鲜肉店捐赠15公斤鸡蛋、11公斤猪肉;顺禄生鲜超市捐赠了鸡翅、香肠、白菜……
还有很多热心的居民为一线工作人员送奶茶、桶面等食物。短短5天,城关街道的爱心人士和商户不断传递着爱心,把一份份小温情汇聚为大爱。利民幼儿园食堂炒起了“百家菜”,一线人员吃起了“百家饭”。面对疫情,大家拧成了一股绳。
爱心人士捐赠的副食。
采访结束后,杨柳说出了心里话。她说:“我也是一名党员,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我也要用自己的方式为疫情防控工作出力。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战胜疫情,我很快就能看见孩子们幸福的笑脸了,我想他们!”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是商户们在借机为自己做宣传,是在搞形式。我想说,如果这叫做“搞形式”,那不妨多搞搞。按理说,在文章里提及商户的名字有做“软广告”嫌疑,但这次我要破例把商户的名字写进来,因为,我们应该记住他们。
卡口工作人员吃上了热乎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