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票市总工会以“服务职工群众,服务振兴发展”为宗旨,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与方法,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凝聚职工力量,以科技赋能为职工搭建创新平台,以组织建设的新突破扩大工会覆盖面,以无微不至的关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用实际行动诠释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服务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凝心聚力,文化引领新风尚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北票市总工会紧抓机遇,以“中国梦·劳动美——凝心铸魂跟党走,团结奋进新征程”为主题,深入开展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打造坚实的文化阵地。举办了新年慰问演出、庆祝建国75周年暨周爱军“百年北票”美术作品展、“青春之声”歌手大赛以及职工乒乓球比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凝聚广大职工的力量,吸引了超过2000名职工参与,建成投用的工人文化宫迅速成为职工学习交流的新平台。在劳动节期间开展了“劳动者光荣”劳模事迹专题宣传,通过《辽宁日报》《辽宁工人报》《朝阳日报》和《北票市报》等官方媒体大力宣传工会工作,创办《北票工会信息》,提高了工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
科技赋能,创新助力新发展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北票市总工会着力于产业工人队伍的建设,推动职工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计划中发挥更大作用。2024年,推荐辽宁施可丰肥料有限公司为省级职工创新工作室,在华润新能源(北票)风能有限公司和辽宁贝泽公司成功创建了两个县级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以创新工作室为引领激励职工技术创新,取得显著成效,李冉等4人获评省五一劳动奖章,北票宏发食品有限公司加工二厂后车间自动化班获评省级工人先锋号。组织职工参加了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和朝阳市总工会电子信息产业、新业态、讲解员等系列技能大赛,参与职工150余人。本市职工参加辽宁省托育职业技能竞赛,1人获得第二名,1人获得优秀奖。举办维修电工、护理和安全员技能大赛3场,参赛企业53家,参与职工125人,展现了北票职工的风采。通过技能培训与技能大赛的双轮驱动,北票市总工会为北票市海丰食品有限公司培训前台经理45人,为辽宁一诺环境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培训销售主管110人,有效提升了职工的专业技能和社会竞争力。为国家级劳模申报专项补助等资金,走访慰问各级劳模16人,发放慰问金2.3万元。
扩大覆盖,组织建设新突破
面对新业态经济的蓬勃发展,北票市总工会采取有力措施扩大工会组织的覆盖面。2024年全年新增工会组织13家,全市全口径会员增长超过1500人,其中成立了3家新业态工会组织,使全市新业态工会总数达到了10家,会员数超过2000人。依托行业主管部门,全面厘清了全市基层工会组织层级管理,明确隶属关系,对教育系统、市直机关和开发区企业共176个基层工会规范到对应主管部门管理。加强了工会组织工作与工会法人管理、困难职工帮扶救助、送温暖慰问等工作的紧密结合,形成了联动机制,促进工会组织合法合规运行。同时,计划中的出租车行业工会和交通运输产业工会筹备工作正有序推进,这将为更多劳动者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北票宏发食品有限公司工会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截至2024年11月,对已认定的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予以经费补助50余万元。
关怀备至,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作为职工的“娘家人”,北票市总工会持续深化对职工群众的服务与关怀。从春送岗位到冬送温暖,“四季恒温”品牌的打造让关爱伴随职工四季。开展了爱心圆梦大学救助活动,共为8个生活困难职工家庭中新入学大学生送去救助金2.8万元。组织10名新业态劳动者家庭中的小学生开展“阳光少年”工会夏令营活动,收到良好社会反响。走访慰问防汛救灾一线职工和苦脏累险一线职工,为新业态劳动者赠送暖心大礼包和暖冬大礼包。全年累计走访慰问一线职工、救助困难职工近4000人次,慰问款物折合近50万元。新建工会驿站6个,总数达到29个,其中24小时驿站3个,构建了城区15分钟服务圈。与此同时,市总工会与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机制,落实“一函两书”工作制度,确保职工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了有力支持。截至目前,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83个,建立劳动法律监督组织421个,培训劳动法律监督员127人。聘用3名集体协商指导员,组织4家企业开展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组织35家单位的4163名职工参与互助保障活动,缓解职工就医压力,降低因病致困风险。
记者 孙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