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国家命运和国家面貌的开国领袖、一代伟人,他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地献给了党和人民。他老人家的“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的亲情三原则昭示着一代伟人崇高的精神底色和高尚人生品质,已成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良好家风的生动教材,也成为新征程上共产党人营造清澈家风、良好党风的光辉典范。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6位亲人生命的毛泽东也不例外。1950年11月25日,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不幸壮烈牺牲,接到电报后足足看了三四分钟,眼睛变得湿润了,可他还是没有哭出来,只是长长地叹息一声说:“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战争嘛,总会有牺牲,这没有什么!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岸英作为无产阶级战士、共产党员,他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是毛主席对爱子无尽思念的寄托。新中国成立后,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外祖父文家的亲戚都想通过他到北京工作,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并对文家子弟在乡亲面前讲大话、摆架子、不服管理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从不做亲友缺点错误的靠山。
历史是一面镜子,折射着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光辉形象和崇高品德,从中汲取做人的道理和处理亲情的关系。当下,仍有个别党员干部,面对纪律和规矩,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没有闯过亲情的隘口,没有冲出亲情的围堵,一些亲属在他们的庇荫下迅速升官发财。历史的教训必须吸取,历史的警钟必须长鸣,党员干部必须懂得营造亲清的家庭关系、亲属关系、社会关系是党员干部必备素质,切记权力的本质是责任、本色是为民,不是为自己为亲属攫取私利的工具。
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形势下,过好亲情关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现实考验,在这方面,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这对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党员领导干部要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亲情与党的利益、人民利益之间,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慎权慎独慎微,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时刻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管好自己、管好家人,以清澈的家风引领清澈的党风、政风、民风。
江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