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票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 :北票新闻网>>新闻中心

向“抱怨”说不

2024-09-29      

抱怨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并不陌生,它是一种情感发泄的正常行为。心理学家指出,找人倾诉抱怨,本来是一种很自然的情绪宣泄方式,但无度的抱怨,不但不能缓解烦恼,反而会放大原来的痛苦,陷入满腹牢骚、抱怨不休的恶性循环之中,于事无补。因此我们说,抱怨是一种权利,但抱怨不能成为一种性格,面对抱怨无论是个人还是全社会更多的是要做出建设性的改变。

化解“抱怨”是助推发展的必由之路。社会上广泛的“抱怨”是民众对社会各领域出现问题又不能得到及时解决的不满意:商品丰富了物价涨了,车跑快了不安全了,食品消费者担心吃出问题吃不出健康……以上种种“抱怨”,其实是民众期望不断提高生活品质、获取更多参与权与知情权的表现,是合理的民意诉求。只有把这些“抱怨”作为我们工作的导向,充分尊重民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权、知情权,增加社会运转的公开度,有效防止抱怨的累积,建立一种更为规范的收集民意的渠道和机制,切实解决问题转化“抱怨”才能永葆健康发展的活力。

化阻力为动力才能修好内功成长成才。“抱怨”源于对外界的不满,这种不满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来说尤其具有杀伤力。古人云:“学如弓弩,才如箭镞。”意思是,有深厚的学养和积淀,才华之箭方能射得更准更远。青年是人生中精力较为充沛的时刻,对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掌握较为快捷,因此也是修炼“内功”的较佳时段。与其牢骚抱怨、消极懈怠,或是挖空心思、投机取巧,不如给自己施加一些压力、练就一身过硬本领。说到底,那些真正的人生积淀、决定人生高度的东西,都是需要下苦功夫慢慢去丰富的。

我们还要意识到,解决问题、满足诉求、消减“抱怨”不是一劳永逸的,民众物质文化需求与需求的满足始终是矛盾的,我们不要总习惯在赞扬赞美声中开展工作,更要习惯民众的批评声和“抱怨”声,让合理的“抱怨”为发展进步添加无限的动力。

  

 


责任编辑:蒙丽杰

热点排行

北票新闻网

电话(传真):0421-5823953 投稿箱/举报箱:bpxwzxwz@163.com 主办:北票市融媒体中心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http://www.lnjubao.cn/
备案/许可证编号:辽ICP备202001491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0642002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2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