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训曰:“做人德为先,待人诚为先,做事勤为先”,为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提供了基本遵循,这也是人们生活实践经验的提炼总结。抚今追昔,凡成事者,必为德立身,诚待人,勤做事之人;反之,则一事无成、碌碌无为,被扔到历史的垃圾堆里沤粪。穿越时空的隧道,聆听历史的足音,诸如此类的古训、名言、警句早已镌刻于人们内心深处,历经风雨磨砺而历久弥新,历经实践检验而亘古不变,更为当今社会阐释做人、做事注入宏阔深邃、甘醇悠远的全新厚重滋味。
做人德为先。俗语说“有德有才,精品;有德无才,次品;无德无才,废品;无德有才,危险品”,从中能够明显看出“德”的重要性。德者事业之基,德不修,则身不正;身不正,则业不成。做人务必将“德”放在首位,切实将其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工作中,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必须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加强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建设,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不断锤炼加强自身的高尚的品德,诚意正心,修身养德,并将道德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
待人诚为先。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信乃做人之根本,是现代和谐社会必备的元素之一。古往今来,凡诚信者,人们都愿意与之交往,并且感情日益深厚,反之亦然。无信将无法立足于世间,无法得到真心的朋友,在自作聪明、虚情假意中慢慢沦为孤家寡人、孤芳自赏的可悲结局。一诺千金、立木为信、尾生抱柱、曾子杀猪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并且常常作为我们待人处事、教育子女的经典教材,要切实把以诚待人作为我们每个人的行为准则,获取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的效果。
做事勤为先。勤则业兴事成,惰则业亡事荒。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辛勤的付出、汗水的浇灌。举凡成功者,都将经历甘之辛苦、乐之辛苦的过程,只有勤奋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否则,将一事无成,那种不劳而获、天上掉馅饼的思想是对成功的曲解,勤能补拙从来都不是空话。平时,我们往往艳羡成功者的荣誉,却很难想象其背后的超凡付出和辛勤努力,正如鲁迅所说,“哪里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环境如何变化,“勤”乃事业成功之先的道理不会改变。
江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