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票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 :北票新闻网>>新闻中心

谢师未必有宴

2024-06-20      

承载着无数莘莘学子希望与梦想的高考如期而至,高考作为学子人生道路的重要转折点,当学子们享受寒窗苦读后金榜题名的快乐时候,感恩老师烛照他人的无私奉献和诲人不倦的谆谆教导,不仅是我国传承致远的传统,也正逐渐成为新时代一股时尚的清流。

一朝沐杏雨,一生谢师恩。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赓续传承的重要内涵。老师在教给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教会了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用辛勤和汗水帮助学生塑造了健康的人格、积极向上的品德。尊重老师、感恩老师、回报老师无可厚非。其方式有很多选项,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谢师宴”在坊间一度盛行,很多酒店也推出“金榜题名”“鱼跃龙门”等价格不菲的“谢师宴”,这种现象必然加重学生家庭的负担,造成极大的餐饮浪费,助长炫富攀比、借机敛财等不正之风,更是败坏了社会风气,也给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负面影响。

在大力倡导勤俭节约、构建社会文明新风的时下,感恩老师不必以变味的“宴”而违背“谢师”的初衷。近年来,很多城市推出形式多样的文化“谢师”模式而备受关注,一束鲜花、一张合影、一个电话、一段视频……每一个发自心底的真挚谢意,都能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简约时尚的“谢师”方式逐渐取代传统的“谢师宴”。

最好的学习是传承与践行,有关部门应做好舆论引导和监督,以升学季为主要时间节点,多形式、多角度倡导契合新时代要求的简朴时尚的“谢师”文明新风。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摆脱传统“以宴谢师”的束缚,为时尚简约的“谢师”推波助澜,争做弘扬文明新风的带头人。与此同时,学校和老师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学校应全面做好师生的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理念、“谢师”行为,以文明之风感谢师恩、报答师恩。老师更要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形象去感染教育学生,自觉抵制大操大办、吃喝送礼之风,用简朴文明形式传递师生感情、表达祝福,推动形成崇尚师德、感恩老师、文明“谢师”的良好社会风尚。

江立志

责任编辑:蒙丽杰

热点排行

北票新闻网

电话(传真):0421-5823953 投稿箱/举报箱:bpxwzxwz@163.com 主办:北票市融媒体中心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http://www.lnjubao.cn/
备案/许可证编号:辽ICP备2020014914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0642002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2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