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作为重要的传统媒体之一,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但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不断普及推广,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日益广泛和多元,报纸等传统媒体遭遇的挑战可想而知。据中国社科院的一份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互联网媒体广告收入,首次超过电视、报纸、电台和杂志四类传统媒体的广告收入之和。对于“网时代”的人们而言,网络读报成为一种时尚,报纸等传统媒体处于“弱势”之中,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报纸或整齐或胡乱地堆放在办公室的一隅,很多人无人问津。读报的习惯被很多人慢慢淡忘丢弃,取而代之的是热衷于网络上的阅读。如何处理纸本读报与网络读报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重拾读报的信心和习惯应是我们每个人本该有的坚守。
历经时代变迁,曾几何时,以党报为核心的报纸曾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在传播革命思想、传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传统、传颂红色故事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曾告诫大家,“一天不读报是缺点,三天不读报是错误”,充分说明读报对一个人的重要性。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日报考察时指出:“全党全国人民都从人民日报里寻找精神力量和‘定盘星’。”这是对党报重要性的肯定。面对当下零星片面、支离破碎的快餐式阅读,面对真假难辨、泥沙俱下的庞杂信息,以党报为核心的报纸在权威性、准确性和公信力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犹如“定海神针”,不断标注思想的“坐标系”、凝聚价值的“公约数”。犹如时代湍流中的一叶小舟,带领一个人的精神境界从狭隘驶向开阔。
当下社会日新月异,技术无远弗届,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浪潮中,互联网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从网络上获取信息并没有错,能从根本上解决了读者对新闻及时性、互动性的要求,但针对网上传播的信息,要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相信主流媒体,远离花边新闻、小道消息、八卦消息。特别是党员干部应当“不畏浮云遮望眼”,处理好网络读报与纸本读报的关系,在拥抱数字时代的同时,传承读报的良好习惯,让读好以党报为核心的报纸成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在汲取知识的同时,把我们的思想引向开阔、引向高处。
江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