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人民法庭“五化”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台吉人民法庭立足审判职能,紧密结合辖区特点,紧扣“三个便于”工作原则和“三个服务”功能定位,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着力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努力建设方便群众的服务型法庭、助推治理的创新型法庭、回应需求的为民型法庭,推动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为深入贯彻《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开展新时代人民法庭“五化”建设活动的实施办法》,自2022年以来,台吉人民法庭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法院强基建设要求进行改造扩建,升级基础设施,按照人民法庭“五化“建设标准即基础建设标准化、法庭管理规范化、诉讼服务便民化、司法办案智能化、文化建设特色化逐步实现人民法庭“五化”标准,高质高效推进人民法庭建设工作,是北票市首个按照“五化”标准建成的法庭。
基础建设标准化。台吉人民法庭改建后科学划分审判、办公、附属用房和生活区域,独院办公,增建外挂式消防楼梯,满足审判、消防、无障碍等综合功能。办公楼外墙颜色以灰色、赭红色为主,檐口、门楣等统一选用“法庭红”装饰,院内环境整洁、路面平整,并设有停车区、绿地、篮球场。取暖方式也由过去的煤炉取暖、电取暖等方式升级成空气能供暖系统,工作环境也更加温暖舒适。
法庭管理规范化。法庭入口处设有安检区,配备安检设备和2名安检人员,院内四周和办公楼内均装有360度监控设备,与院机关相互连接,共同组成法庭的安全保障体系。法庭建立日常台账管理机制,权责明晰、内容完备。法庭工作人员严格执行考勤和驻庭工作制度,除特殊情况外,均在法庭办公办案。
诉讼服务便民化。法庭一楼设有诉讼服务站,具备齐全的便民服务设施,提供就地立案、现场缴费、线上服务、电话立案等诉讼服务。广泛应用集约送达平台,强化电子送达,切实解决“送达难”。
司法办案智能化。法庭设有智能融合法庭和科技法庭,满足本地开庭、互联网在线开庭、专网远程开庭等需求,并具备智能语音转写、庭审笔录自动生成等智能化辅助功能。法庭二楼设有法官办公区、文印档案室,法庭工作人员能够实现电子卷宗同步生成,立案风险提醒、“四类案件”风险识别、类案和法条推送。
文化建设特色化。院内设有国旗及升降台。法庭二楼设有文化长廊,重点突出习近平法治思想、廉政文化。三楼设有党建荣誉室、远程视频会议室、健身室、餐厅、休息区,充分实现立案、审判、办公、生活各大功能相互独立。
台吉人民法庭还创新推行“要素式”表格,即制作了起诉一次性告知单、离婚案件、民间借贷案件、买卖合同案件要素表,努力实现让群众“最多跑一次”的目标,为当事人节约大量诉讼时间成本。配备了“辽法云亭”可为有需求的群众提供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
司法为民是台吉人民法庭的根本宗旨,公正司法是台吉人民法庭的核心价值追求。台吉人民法庭将以“五化”法庭建设为抓手为法庭赋能,以群众满意为导向,借力科技为司法提效,不断持续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筑好法院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头堡。
记者 谢洪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