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追溯传承红色基因
本报讯 (记者 程广月)3月27日,作为“文明实践行动”——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六进”活动之一,一场形式多样的“六进”活动在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员和辽宁省文化馆讲师进行辽宁“六地”红色文化、书法、合唱授课,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营造传承红色基因的浓厚氛围。
活动现场,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员张洁以“辽宁:新中国国歌素材地”为主题,围绕新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和确立、辽宁为什么被视为新中国国歌的素材地、追溯新中国国歌素材地的重要意义以及辽宁的抗战地位和辽宁抗战文化的重要性等内容,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解;辽宁省群众艺术馆书法老师段晓冶对北票市书法协会会员进行指导,针对中国书字法史略说、楷书教学、书法的法笔、书法中的点线面、文字的结构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并现场进行示范;辽宁省文化馆青少部主任崔姝祎从声音的概念、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发声方法、呼吸方法、歌唱的共鸣、咬字与吐字、歌曲的情感理解与表现、演唱作品时应注意的要素等方面,进行声乐指导,通过演唱《江山》来针对性解决学员在歌唱时遇到的问题,并逐一解决。
通过活动的开展,3位老师的精彩授课让基层干部接受了一次革命精神洗礼,让群众切实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为文艺工作者搭建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让文艺真正走到群众中间。
走进北票市文化馆开展民族舞、乐器辅导
本报讯 (记者 周颖)3月27日,“文明实践我行动”——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六进”活动走进北票市文化馆分别对舞蹈团和乐器团进行了指导。
来自辽宁省文化馆的乐器指导教师迟玉香和赵承红,在观看了我市民族乐器团的演奏后,首先对他们的表演进行了高度的赞扬。她们认为,北票市本土能够创作出这样的演奏乐曲十分不易,演奏的内容也十分精彩、独特。随后,两位老师手把手地指导乐团成员的演奏方法、琴弦抓握方式等,并与他们进行了专业上的交流和切磋。省文化馆的舞蹈老师马赫男在简短的自我介绍之后,详细地讲解了手绢的使用方法,教授了踢步等专业的舞蹈基本功。马老师把《大东北我的家乡》秧歌民族舞分为三个部分,耐心地指导学员们的动作和神情。舞蹈团和乐器团的成员们纷纷表示,通过老师们的指导受益匪浅,非常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长期开展,让我们能有更多机会近距离地感受艺术的魅力。
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加强了北票市文化馆与辽宁省文化馆的交流,也推动了我市民族舞与民族乐器的发展。
戏曲动漫进校园 传统文化展风采
本报讯 (记者 谢洪艳)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瑰宝,也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了悠久的历史沉淀,为了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戏曲文化,让戏曲文化在学生的成长里绽放魅力,伴随着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六进”活动的春风。3月27日,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走进北票市第二小学的课堂间开展“戏曲动漫进校园”活动。
活动过程中,京剧《三打白骨精》戏曲动画片的播放拉开了戏曲讲授的帷幕,戏曲老师们将戏曲基础知识穿插在欣赏戏曲动漫的过程中,通过专业戏曲老师的示范讲授,让同学们了解了京剧的四大行当及其分类、脸谱、锣鼓点,学会了如何“叫好”,体验了戏曲动作中的“虚拟性”。戏曲动漫的精彩演绎和戏曲演员们的舞台展示瞬间将课堂氛围点燃,声情并茂的梨园雅韵为学生们带来一场精彩的戏曲国粹视听盛宴。
最精彩的部分是戏曲老师们和学生们的互动环节,戏曲老师向学生们展示兰花指和剑指的手型以及京剧中大锣、小锣、单皮鼓这三大件等戏曲知识。掀起课堂氛围高潮的是学生们走上讲台穿上戏服,戏曲老师教男同学体验马鞭的用法,教女同学跑圆场、亮相、兰花指、剑指……学生们参与热情高涨,亲身体验到了戏曲的艺术魅力。学生们跟着戏曲老师在边学边看边互动中加深了对戏曲艺术的认识和了解,课堂氛围生动又活跃。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意犹未尽,但戏曲文化艺术的魅力已在学生们的心中留下烙印。“戏曲动漫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增强了学生们非遗保护的意识,提高了学生们的艺术鉴赏能力,激发了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戏曲文化走进课堂让学生们在欣赏中入耳、在体验中入脑、在参与中入心,也让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课堂中绽放风采。
民间文物艺术品鉴定公益活动走进北票
本报讯 (记者 张丽娜)3月27日,北票藏友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手捧心爱的珍藏品来到北票博物馆——民间文物艺术品鉴定公益活动的现场。3位辽宁省文博专家免费为市民提供包括铜器、玉器、瓷器等文物艺术品咨询鉴定服务。活动吸引了26名收藏爱好者参加,共有129件器物接受了专家的鉴定。
鉴定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想要鉴宝的市民纷纷取出陶瓷器、铜器、玉石等收藏品,热切地期盼专家能一辨“真伪”。来自辽宁省文物保护专家组专家刘宁、辽宁省文物保护专家组成员周晓晶和辽宁省文物总店副研究馆员杨晔从藏品的材质、年代、工艺、用途等各方面给予专业鉴定意见,还耐心细致地为每位藏友答疑解惑,分享文物收藏经验。藏友张先生表示,一直想到专业鉴定机构看看自己藏品的真假,很开心今天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省级文博专家专业的鉴定服务,这次机会太难得了。
现场除了参与鉴宝的收藏爱好者,还有不少普通市民及藏友前来观赏。市民刘女士兴致勃勃地说:“鉴宝活动不仅看到了许多宝贝,也增长了文物知识,开阔了眼界。”
此次公益鉴定活动为广大民间文物收藏爱好者和市民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在普及鉴赏及文物保护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和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走进秧歌队进行交流指导
本报讯 (记者 许彤)3月27日,“文明实践我行动”——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六进”活动走进北票心连心秧歌队,进行秧歌文化交流,提供秧歌表演指导。
活动中,抚顺地秧歌省级传承人巴恒金、周宇观看了心连心秧歌队的秧歌演出,为秧歌队演员示范了抖扇、小摆扇、绕花、走场步等身形动作,并分别对秧歌队“上装”演员和“下装”演员给出指导意见,调整、把关秧歌队演员的一招一式,一边做讲解,一边做示范,细心纠正演员们的细节动作。演员们认真揣摩,虚心交流学习,现场气氛热烈高涨,演员们纷纷表示此次交流指导活动让自己的秧歌表演技艺得到了提升。指导过后,2位地秧歌传承人与北票心连心秧歌队共同为现场群众献上了精彩的秧歌表演。
此次活动的开展,推动了不同地方特色文化的交流互进,推动了地秧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
手工制作进校园 历史“文物”变鲜活
本报讯 (记者 谢洪艳)文物是打开历史记忆的钥匙,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记录着历史的样貌和文明,为了加强学生们对历史文物的认识,亲身感受文物“诉说”的历史文化,在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六进”活动之际,3月27日,辽宁省博物馆的老师们走进北票市第二小学开展辽宁省博物馆“博游季”活动,在课堂中指导学生们手工制作青铜器手工拼插以及花树状金步摇发饰,近距离感受“文物”的鲜活和历史的文明。
制作课堂上,辽宁省博物馆的老师们向同学们讲述了“鼎鼎有名的炊具”和“摇看三燕”两个文物主题,详细介绍了青铜器作为鼎的发展历史、用途、种类、铸造工艺、装饰纹样等基础知识,学生们在讲解中感受到了古代人民器皿制作工艺的精湛绝伦;随后,老师们向学生们隆重介绍了由北票房身村出土的家乡文物—金步摇,在手工弯曲的金步摇枝上挂着极薄的纯金叶片,古人佩戴于头上走路时金枝颤动,叶片微微起舞,华美且精巧,仿佛诉说着慕容鲜卑时期的繁荣文化。随后,老师们指导学生们仿制青铜器和金步摇,通过制作青铜器手工拼插以及制作花树状金步摇发饰引导同学们了解历史,激发了学生们对中华传统历史文化的学习兴趣。
据了解,“博游季”教育项目是辽宁省博物馆重点打造的馆校合作项目之一,旨在将博物馆优秀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资源有效衔接,延伸博物馆教育功能,优化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共同创建馆校联合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博物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
省“‘锋’火相传—艺术作品中的雷锋”主题展览在我市展出
本报讯 (记者 付哲)3月27日,由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古籍保护中心)、北票市图书馆承办的“锋”火相传—艺术作品中的雷锋主题展览在北票市展出。
此次展览共设置展板20块,由雕塑作品、绘画作品、书法作品、舞台艺术作品、影视作品、音乐作品六部分组成,聚集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优秀作品,像音乐作品《学习雷锋好榜样》,舞台艺术作品话剧《雷锋》,书法作品《向雷锋同志学习》等。60多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
展览现场气氛热烈,一幅幅生动的作品深深吸引了前来参观的干部群众,并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展览通过丰富载体,直观的视觉冲击展现雷锋精神的内涵,既接地气儿又贴民心,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参观的王女士说:“今天很荣幸能参加雷锋主题艺术展,近距离地感受雷锋不朽精神和伟大形象。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工作中都要赓续雷锋精神,积极帮助他人,传递正能量,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广场舞辅导进基层 跳出精彩“中国范儿”
本报讯 (记者 田梦)3月27日上午,台吉街道二工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广场热闹非凡,来自辽宁省文化馆,参加“文明实践我行动”——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六进”活动的广场舞指导教师李娜专程来到这里,为北票市多支广场舞团队代表提供免费辅导,把科学的健身方法送到群众身边。
辅导过程中,李老师以舞曲《中国范儿》为例,将舞蹈动作逐步分解,反复演练,细致耐心地讲解每个舞步的动作要领,并逐一纠正每位学员不规范的舞蹈动作。学员们认真聆听、仔细学习,反复琢磨其中的技巧,在老师的辅导下有条不紊地练习舞步,很快掌握了舞蹈动作。伴随着欢快的舞曲,学员们的舞蹈动作更加优美,不但跳出了精彩的“中国范儿”,更展现北票市人民奋发有为、健康向上的时代风貌。
据了解,广场舞辅导进基层是此次“文明实践我行动”——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六进”活动内容之一。通过此次学习,可带动北票市各广场舞团队队员进行后续练习,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为北票市文化馆继续开展辅导培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