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对于孩子来说,自主能力是孩子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但在现实生活中,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孩子的自主能力表现不尽相同。这不由我们想起多年前考入清华的某位学霸,因不会系鞋带被学校劝退的事件,这样的例子屡屡见诸于网络。孩子自主能力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长替孩子包办太多,久而久之催生了孩子自主能力的低下。
古往今来,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生活是最好的课堂,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但很多家长却没有在陪伴中培养孩子自主管理的能力,把陪伴变成了“包办”,在家里不让孩子做家务,在学校不让孩子参加班级事务,孩子上学不让孩子背书包,上面提到的考入清华的学霸竟然让家长喂饭,自己连系鞋带这样最简单的自主能力都不具备。凡此种种,孩子在不自觉中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这既是孩子的悲哀,更是家长的悲哀。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实践充分证明,孩子自小积累的理性、积极的自主管理、自主学习和自主成长的能力关乎他们的今天,更关乎他们的未来。基于此,要求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培养观,陪伴作为家长对孩子的重要方式之一,其实质是建立一种亲密的依恋关系,让它带给孩子安全感和幸福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要用温暖的陪伴培育孩子的自主管理意识,提高孩子自主管理能力,不断激发孩子能动性,教会孩子在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不断提高自主能力,帮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分辨轻重缓急,曾有一位成功的学生,在小学、中学、高中阶段会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在家里学习累的时候,会帮助父母做些打扫家里的卫生、洗衣服、做饭等体验式家务劳动,做到学习与自主管理两不误,这都得益于家长平时在陪伴中的教育,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自主管理能力。基于此,作为家长,切勿对孩子溺爱,教育孩子不要做温室中的花朵,而要做迎风傲雪的松柏,从心理和行动上克服“保姆式”陪伴,促进孩子全面健康成长。
江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