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
站在新的时间节点,回首2023年,我市团结依靠全市人民,锚定市委“12345”总体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担当实干,奋勇前行,在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全面振兴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这一年,发展动能持续增强,产业转型持续推进,共富成果持续巩固,城市品质持续提升,群众福祉持续增进……
全面振兴的信念、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贯穿始终。
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项目建设是实现经济稳增长的最直接、最有效手段。
为此,我市开展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突破年行动,吹响了全力抓项目建设的号角。一年来,采取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开展招商活动349次,签约落地港铁物流“一园五站”、华能共享储能电站等项目40个,央地合作取得重大突破,到位省外资金60亿元,为经济发展引来“源头活水”,获评辽宁省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县。全市开复工项目21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1个。强化向上争取,包装申报项目300个,到位资金50.56亿元,连续四年位居朝阳市首位。
提升招商引资工作质量,优化营商环境是重点。我市扎实推进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营商环境“万件清理”办结率达到100%。政务服务“三化”建设纵深推进,提供帮代办服务8675次,上线“免申即享”服务3项,获评“清风辽宁政务窗口”22个。开展了领导干部进园区进企业服务振兴新突破行动,用好书记市长直通车机制,完善项目管家服务,落实减税降费1.8亿元,新增中小企业贷款18亿元,新增市场主体5405户。
经济开发区功能设施日益完善,铺设供电线路8.5公里、供热管线6公里,施可丰、三宝污水处理厂主体竣工。数字赋能园区提质,建成“AR云景”“能源管理”“化工平台”等模块,智慧园区管理系统上线运行,平台能级不断提高,成功跻身“辽宁省十佳省级经济开发区”。
产业转型持续推进
产业是经济之本、发展之基,产业兴则经济兴。一年来,我市围绕结构调整加速产业转型,创新驱动加速一二三产全面协调发展,为北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予新的活力。
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为了推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我市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39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7.5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12.6亿斤。
为了进一步构建扛得起责任、担得起振兴的农业蓝图,我市新建了保护地6500亩、畜禽规模养殖场27个,种植辣椒20万亩、杂粮30万亩,发展羊肚菌400亩、花菇400亩,栽植金丝王枣800亩,山东圣道智慧农业示范园投入运行,国家数字设施农业创新应用基地、数字化生猪养殖繁育基地建成投用。建立了设施蔬菜发展创新中心,认证绿色食品4个,北票荆条蜜被评为辽宁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成功承办全国设施蔬菜农机农艺融合现场会,获评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省特色农业县,黄古屯村肉鸡饲养场被评为国家级肉鸡养殖示范场。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一年来,全市的工业经济交出了亮眼的答卷——实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项目37个,真空阀门特种设备、宏发40万吨饲料、海丰1.5万吨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项目开工建设,宏晟机械实现升级改造,宏发5万吨预制菜和1亿只肉鸡孵化项目竣工投产,宏发公司获评省级绿色工厂,通鑫年处理120万吨冶金固废、辽宁贝泽新型低碳建材、国能200兆瓦风电等重点项目开工,华盛100兆瓦光伏、恒丰年产40亿只一次性丁腈手套、玖洋年产1.2亿平方米包装制品等一批新产业项目投产运行,风光电装机容量达到1138兆瓦。一个个项目落地投产,让全市工业经济潜力不断蓄积并得以释放。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市深入实施了大学进园区进企业活动,组建产学研联盟6个,宏发&辽农博士工作站正式成立,数字化改造企业15家,实施“揭榜挂帅”项目7个,引进“带土移植”团队3个,柔性引进创新人才214人次,转化科技成果27项,新增“小升规”企业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5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雏鹰瞪羚企业5家,各个领域的创新活力得以不断激发。
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如今,全市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深入推动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争创全国电商示范基地,实施“电商+”战略,交易额突破3亿元,火柴文化、六六传媒跻身全国电商百强。物流体系日益完善,百信医药物流投运。文体旅融合发展,规划建设铁路文化公园,三宝矿生态矿山遗址公园主体竣工,山体公园功能设施日趋完善,工业遗存嵌入城市建设。四合屯鸟化石原址遗迹保护中心、尹湛纳希故居展陈稳步推进,上园镇朝阳寺村获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开展了年货大集、惠民消费季等促消费活动,拉动居民消费5000余万元,成功举办首届天鹅节,全市旅游业收入实现11.6亿元。
共富成果持续巩固
农村建设怎么样,农民过得好不好,是党和政府时时放不下的责任,党群共富的发展水平,也代表着基层阵地的巩固程度。过去的一年里,我市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全新的步伐。全市严格落实“23551”监测帮扶机制,新建村级光伏电站22座,发展产业类项目37个、到户项目1000个,已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超1.6万元。村集体经济稳步壮大,发展县级以上新型经营主体253户,建成特色镇10个,70%以上行政村收入突破10万元。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持续筑牢农户风险屏障。
我市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坚持规划先行,推进国土空间规划成果运用,编制村庄规划30个。大中修道路288公里,新建维修桥梁15座,北票绿道全线贯通,沿线布局采摘、观赏、驿站等设施,营造消费生态新场景。实施龙潭灌区续建配套与改造工程,促进节水高效农业发展。启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铺设管路360公里,维修饮水安全工程158处,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更有保障。
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新建口袋公园53处,安装路灯1800基杆,购置转运车辆200台,维修垃圾填埋场6座,清运垃圾32万吨,创建省级美丽宜居村13个、“四个一”精品乡村2个、示范村21个。严格落实林长制、河长制,打响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和荒漠化综合防治,造林绿化13万亩,草原生态修复3万亩,废弃矿山复绿7000亩,治理河道80公里,流域综合治理4.5万亩。污水处理厂改造升级,东官营河生态治理工程竣工,凉水河断面水质持续改善。深化大气污染防治,严控扬尘、秸秆焚烧等行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7%,中国天然氧吧争创工作通过省级评审。
城市品质持续提升
生活在北票的居民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随着多年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不断推进,一系列的工作持续改善着城乡群众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的环境也有效地反哺了城市的品质与形象。
过去的一年,北票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攻坚行动,城市建设继续展现着新的面貌,文明城市测评位居全省提名城市前列。更换公交车30辆,改造背街小巷26条、人行步道2.6万延长米,油铺道路5万平方米,出行环境持续改善。改造老旧小区5个,更新供热管网16.8公里,新建换热站2座、公厕6座,施划停车位1.2万个,新建口袋公园6处,新增城区绿化面积16万平方米,人居环境持续优化,重新入选国家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试点县。
与此同时,我市持续深化精细管理水平,创新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坚持常态化巡查,持续整治楼体飞线、小广告等乱象,粉刷楼房491栋、2035个单元,修复墙体27.2万平方米、小区路4.7万平方米。深化城区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改革,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采购垃圾压缩车28台,更换分类垃圾箱8973个,城市面貌更加干净整洁。规范整治乱占道、乱停车行为,179户路边摊主入驻金河市场,电动车上牌率、头盔佩戴率达95%以上。开展了国企物业公司管理试点,物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全民参与助创城”“文明实践日”等系列活动的开展,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创城,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文明新画卷。通过诚信教育“六进活动”、文明素质提升“八大行动”的开展,文明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文明行为逐步融入日常生活。一批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选树,更是通过讲好百姓故事,有效弘扬了社会正气,让崇德向善、知礼尚义的文明和谐氛围日益深厚。其中,宝国老镇、南八家子乡获评省文明村镇标兵。
群众福祉持续增进
民生实事要真正办到群众心坎上。2023年,我市用听民声、办实事、惠及于民来体现民生相关工作高质量发展成果,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民生支出占比达75%,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生和学校是家长最关心的话题。2023年以来,我市紧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总要求,着力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特色发展、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桃园幼儿园、尹湛纳希高中综合楼开工建设,城南小学、新市镇幼儿园建成投用,新增学位1470个。组建初中实验教育集团,市高级中学通过省特色高中复检验收,第三高中、娄家店学校被评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校,我市获评省劳动教育实验区。
针对群众的多方面医疗需求,我市持续完善基层医疗设施,体检服务中心改建投用,卫生服务水平显著增强。
在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上,我市启动建设非标准足球场4个,送戏下乡152场,工人文化宫、台吉万人坑遗址防雷工程竣工,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文化艺术节。
我市还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开展“凤来雁归”工程,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00万元,招引高校毕业生1220人次,新增就业340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49%。加大特殊群体保障力度,特困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86户,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3%和7%,发放救助保障资金1.68亿元,惠及群众2.6万人次。强化数字赋能,医保就诊服务一码通办、社会保障一卡通。落实双拥优抚政策,成功申报烈士纪念设施提质改造项目,发放优待证1.5万张。
回顾2023年,全市上下齐心奋斗,已经用实实在在的成果在北票的历史上刻下了鲜明的标记。展望新的一年,我们更当以更大的定力接续奋斗,以更实的作风拼搏苦干,以更强的信念守正创新,在新的征程上砥砺前行。
让我们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全面深入落实中国共产党北票市第九届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北票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政协北票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工作部署,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跑出振兴突破“加速度”,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北票新篇章!
本报记者 孙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