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郭子仪与李光弼同在一起当差时达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史思明发动叛乱,郭子仪被任命为节度使带兵讨伐,担心郭子仪公报私仇的李光弼欲带兵逃之夭夭,但又犹豫不决。便找到郭子仪说:“我们虽共事一君,但形同陌路,如今你大权在握,我是死是活,你看着办吧!”营帐里气氛顿时凝固,众将不知所措。此时的郭子仪却一反常态,握住李光弼的手,眼含热泪说:“国难当头,作为臣子,我们怎能以私人恩怨为重,而置国家生死存亡于不顾呢?”李光弼被深深感动,战斗中积极出谋划策,最终叛军被打败。后来,郭子仪推荐李光弼当上了节度使,二人没有半点猜忌之心,他们的友谊被传为千古佳话。历史上这样的故事并不鲜见,春秋时期的管鲍之交、战国时期的将相之和、清朝六尺巷的故事都有异曲同工之处,当事人容人雅量、容事雅风被后人传颂。
古往今来,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卷中,从来不缺少被后人津津乐道的容人雅量、容事雅风的经典故事,这些贤达君子把容人容事作为一种品质、一种情操、一种胸怀,历经风雨沧桑、时代更迭,已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基因中、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它不仅关系人与人和谐关系、更关乎社会的和谐进步。陆游的“淹速从来但信缘,襟怀无日不超然”、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毛泽东的“明月依旧在,何日彩云归”……这些经典名句穿越时空的隧道,在岁月的长河中仍静水流长,彰显着贤达们优秀的品质、高尚的情操、博大的胸怀,其阐释的道理对于当下仍有很好地镜鉴作用。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根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是利己的根基。”社会进步日新月异,我们每个人在其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人与人之间矛盾和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和矛盾,站在何种角度去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是我们每个人必须思考面对的问题,也是考验一个人处理问题、解决矛盾能力的试金石,更是考验一个人坦荡胸襟、博大胸怀的重要标尺。现实生活中,针锋相对者有之、睚眦必报者有之、老死不相往来者有之,这些都是我们必须坚决予以摒弃和克服的,长此以往,伤害的不仅是自己,更有同志之间的友谊,集体团结进步的氛围。谨记“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的深邃道理,以实际行动去诠释容人雅量、容事雅风,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江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