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亚圣在2300多年前就对施政者发出了这样发自内心的大声急呼,穿越时空的隧道,这句话早已被人们熟稔于心,并经常在正式场合和坊间被引用。自古以来,无论朝代如何更迭、社会如何变迁,制度(规矩)意识已经渗入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镌刻于人们的内心深处,虽然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但已成为一种行为规范和准则,在锻造个人高尚品格、塑造集体良好形象、营造规范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制度一词最早出自《易经》:“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道出了古人对制度认识的朴素初衷,历经寒暑交替、风雨沧桑,人们对制度的认知程度不断加深、不断提高。大家都知道,制度一词作为社会科学的范畴,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它可以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也可以是一个系统或单位制定的要求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为准则。回到我们今天的生活,制度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和准则,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基本遵循,各领域、各层面的规章制度日臻完善,其重要性早已为大家熟知。但在执行中却不同程度出现了重制度、轻执行,重形式、轻激励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制度不在多,在于务实管用”,我想,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执行的关键在于执行力。制度不仅要有利于维护工作生活和社会秩序,更要有利于激发促进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内在活力。
一方面,不断强化领导干部“头雁效应”“榜样效应”。孔子曰:“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如果为官者都能将其作为工作生活座右铭,终身行之,良好的工作生活秩序必然会形成。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出样子给人看。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作用对下属遵章守纪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作为“关键少数”应树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不凌驾于制度之上,不游离于制度之外,以身作则、带头遵守,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用自觉遵守、严格遵守之举带动绝大多数,真正起到纲举目张、规行矩步的作用,进而形成以上率下、遵规守矩的良好工作生活环境。
一方面,不断强化执行的“热炉效应”“鲶鱼效应”。制度不是摆设、不是花瓶,而是要务实管用、落到实处。大家都知道心理学的“热炉效应”和“鲶鱼效应”,可引用为加大制度执行的惩治和激励效能。要加大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力度,坚决杜绝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等现象,对于制度执行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视其情节加大教育惩戒,坚决防止干好干坏一个样、执行不执行一个样,达到惩戒一个、震慑一片的效果。对于那些执行制度严格、不越雷池半步者,要落实激励机制,该表扬的要大张旗鼓表扬,该奖励的要名正言顺奖励,并与考核评比挂钩,营造见贤思齐、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的浓厚氛围。
江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