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而知新”这个成语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温习旧的知识而获得新的体会,这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思想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著名论断,现在细细品来,深深感到“温故”对提升领悟能力的重要性。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勤学苦读作为修身养性和提升领悟能力的重要途径,其中包含的要义很多,“温故”便是重要的方法之一。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孔子对《周易》崇尚备至,竟至于“韦编三绝”,苏轼对《汉书》情有独钟,“旧书不厌百回读,孰能深思子自知”便是个中道理。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对《一千零一夜》《唐吉诃德》爱不释手,他说:“比阅读更好的事是重读。”这些贤达之士的“温故”之举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作用。
“温故”作为一种阅读方式,早已被大家熟知认可,更是益处多多。置身于书的海洋,在反复阅读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增加阅历的节点,汲取丰厚的营养,学会以新的视角观察分析问题,一定会让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洗礼、智慧得到启迪,借以催生“书从疑处翻成悟,文到穷时自有神”之变。反之,那种走马观花式的粗浅阅读,除了在阅读数量上给人增加的感觉外,其它便是乏善可陈的,这种低效能甚至是无效阅读,是我们必须摒弃的。
社会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阅读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建设“书香社会”的重要方面,当下,各种书籍琳琅满目、品类繁多,阅读的方式更是花样翻新,值得“温故”的书籍愈来愈多,故要反复阅读经典、反复领会经典、反复理解经典,在“温故”中品味阅读乐趣,恒享文化盛宴,不断激发内生动力、释放发展潜力、提升工作能力。正如一位作家所言:“一个人的脑子里,如果没有几十部读懂读通的书,不离不弃,一辈子重温不已,仿佛家乡或根据地,又仿佛一个宝库,取用不尽,作为安身立命的场所,那么,涉猎再多,只如满天花雨,往好了说,不过图个好看罢了。”我们每个人不要把反复阅读作为一种负担,而要当作一种乐趣,当作一种追求、一种爱好,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对于经典著述,重点读、反复读,不断提升领悟能力,让我们的思想抵达彻悟的境界。
江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