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引领、绿色发展、文化兴镇、生态惠民……”近年来,上园镇将环境综合整治列为全镇“头号工程”,提出了“既要‘颜值’,又要‘气质’,更要‘幸福’”的发展目标,人居环境治理由点到面全面展开,一条条宽阔平坦的街路,一排排郁郁葱葱的景观树,一面面别具韵味的文化墙,一座座干净整洁的美丽庭院,一个个热热闹闹的文化广场……全镇上下勠力同心绘就了镇村面貌新画卷。
创新举措,建立了长效机制。为推进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实效,上园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已初步形成长效机制。主要采取“三个一”方式进行,即“一激励,一落实,一结合”。“一激励”即激励镇村干部及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工作热情。“一落实”即落实有人捡、有人管、有处放的“三有”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全镇共11个行政村,共有269名保洁员负责村里的主路、支路及角落里的卫生;党委领导分管环境整治工作和镇保洁大队,各包村领导负有直接督导责任,保洁队长每日巡查各村,有问题直接找所在村网格负责人;全镇11个村设有正规垃圾点174个,各村配有垃圾输送车,并在主干路配备自卸式垃圾箱30个,由镇保洁员随时清理,实现沿线“垃圾不落地”,村组垃圾日产日清。
干群同心,凝聚了强大合力。环境整治,人人参与。政府机关干部同镇属单位职工,各村“两委”干部、党员、保洁人员、公益性岗位人员、护林员、水管人员、在校学生等社会各阶层纷纷参与环境整治,逐步形成党建引领、全民参与的强大合力。
朝阳寺村的大集和农贸市场成了环境整治的难点。面对这种情况,30多名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和保洁人员拧成一股绳,起早贪晚,不顾天寒地冻和风吹日晒,进入主街进行环境整治宣传、维持集市秩序,清理街道卫生……现在的集市井然有序,人们自觉文明购物,散集时街道干干净净。旧貌换新颜,群众切实感受到了环境改善带来的好处,村民都高兴地说:“还是党领导的好!”
激发动能,提升了乡风民风。上园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镇干部和基层党员群众代表参与讲习,让更多的群众知晓、理解和支持村风文明。与此同时,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组织开展了卫生“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勿拉草村村民吴国峰最骄傲的就是家里摆放着的“星级清洁户”的奖杯,他兴奋地说:“能得到这个荣誉全家别提多高兴了,感觉走路都带着风。”
良好的生态和自然环境也为上园镇转型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在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过程中,上园镇注重挖掘自身优势,突出“特色产业+旅游”理念,逐步建成了“文化小镇、金丝小镇、时尚小镇、红色小镇、化石小镇、白石渔村”,“五镇一村”的全域旅游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村更净了,水更清了,树更绿了,路更宽了,灯更亮了,景更美了……一处处生机盎然的景象,正浓墨重彩地描绘着上园镇日新月异的喜人变化,记录着上园镇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伐。
记者 宗术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