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以省级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县建设工作为契机,着力补齐短板、补强弱项,不断推动党组织政治功能向基层延伸,有效激发了乡村治理内生动力,激活了乡村治理“神经末梢”,实现了基层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治理能力有效提升。
育“头雁队伍”,治理根基强起来。选好一套班子。通过抓换届,村书记致富带头人比例达到100%,企业家型村书记达到83人,成为推动“三农”工作的顶梁柱。实施“选育管用”四步法,将1260名优秀人才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储备库持续培养。精准选派176名第一书记作为乡村治理“第一责任人”,大力推动规范村务运行,与村班子形成工作合力。建立一套制度。下发村级小微权力清单至行政村252个,完善村干部工作机制和村级财务管理监督制度,每季度对各村落实“三务公开”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梳理,统筹各村建立完善村民档案室,以规范化促进基层治理水平提质。打造一支队伍。深化党员“承诺、践诺、评诺”活动,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加强党员教育培训,通过共产党员家庭挂牌、设立党员先锋岗等方式,推进农村党员在乡村治理工作中当先锋、做表率。2021年以来评定党员示范户10427户。
建“红色网格”,治理水平提起来。织密“一张网”。整合农村现有基层党建、疫情防控、社会治理等多个网格资源为“一张网”,优化设置四级网格1932个,平均每个网格覆盖常住人口53户。从能人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优秀青年、“两代表一委员”、乡村贤达以及“六大员”等群体中推选配备网格员1932人,全面构建“行政村党组织—网格(村民组)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村党组织体系,1.5万名农村党员全部纳入网格管理,有效延伸了党组织管理服务触角。划清“责任田”。建立走访排查、工作记实、定期例会等工作机制,通过设岗定责,推动网格员走村入户开展好党建活动、疫情防控、防返贫监测、综合治理、信访维稳等9项工作职责,推动网格员队伍干事创业。县乡两级累计举办网格员业务培训30余场次。服务“零距离”。建立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网格员深入农户了解掌握服务需求和诉求事项,本级无法解决的,逐级上报、上下联动、合力解决,做到“大事不出网,小事不出格”。现已累计为群众帮办、代办各类事项3000余件,调解家庭邻里纠纷、化解信访隐患1200余件次。
抓“三治融合”,干群力量聚起来。坚持自治为基。推进基层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全市252个村全覆盖。落实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一审两公开”等制度,开展群众说事、民情恳谈、百姓议事等协商活动,定期更新三务公开栏,形成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多层次协商格局。坚持法治为本。逐村打造人民调解室、法律援助工作站,设置法治宣传栏,年初以来,开展“送法下乡”法治宣传活动200余场次,为乡村群众提供法律援助317件。252个村完成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申报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辽宁省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3个。坚持德治为魄。组建离退休老干部、道德模范、新乡贤组成的道德宣讲团,深入各村开展巡回宣讲,把先进事迹送到百姓家门口,现已宣讲132场次,覆盖群众6000余人次。依托村级实践站建成道德银行208处,评选信用村90个,为2278户“道德信贷示范户”提供信用贷款。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获评2020—2021朝阳市级文明村镇标兵8个,文明村镇51个,文明家庭3个,以乡村善治凝聚党员干部群众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工作合力。
张满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