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我市以改变农村生活习惯、改善居住环境为重点,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总结出“党建引领、标本兼治、全民参与、典型示范、建立标准、适度投入”的24字整治原则,建立领导包保、网格管理、志愿服务、宣传发动、目标管理等十项机制,推动农村环境得到明显提升。
强化党建引领,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总负责,分管副市长配合,乡镇部门主要负责人亲自主抓的工作格局,建立指挥联席会议制度,每月专题研究1次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建立并不断完善“乡镇—村—组—网格员”四级网格化管理,实行县级领导及市直有关部门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村民代表包户和农户包房前院后的“五个包联”制度,采取“点对点” “人盯人”方式,全市上下形成了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强化目标管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在各乡村实施“1+7”示范工程。“1”是以党群一张网为引领,全面指导乡村建设行动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7”是建设目标,即每个乡镇(场区)根据自身情况打造1个乡村建设示范村、1个特色产业示范区、1个生态观光示范带、1个旅游休闲示范点、1条城镇建管示范街、1个群众活动示范广场、1个村部所在地示范组。鼓励乡镇把环境卫生治理与本乡镇的发展定位高度融合,统筹生态建设、产业发展、文旅融合的建设思想,探索由净化向绿化、美化综合治理提升的新思路。南八家子乡多年来围绕乡村旅游和红色资源,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将环境整治与景观打造有机结合,建设乡村旅游景点15个,带动各村环境卫生治理整体升级。
强化建强队伍,实现村庄清洁常态化。全市乡镇组建由“‘六大员’+保洁员+村组干部+党员志愿者+贫困户”为主要整治力量的整治队伍7800余人,构建了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乡运转、市处理的环境整治体系。抓好日常监管,261个村(组)和1700余个村民组及重点街区具体责任人,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抓好集中整治,采取“日常保洁+集中整治+志愿活动”模式,市直机关万名党员干部利用党日活动进村入户帮助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投入600余万元,购置垃圾运输车辆61辆,专业垃圾压缩车8辆,保障清运需求。每个乡镇设立环卫办,组织农村专职保洁员1016人,实行集中清运处理。由市城乡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统一处理城乡主干道沿线生活垃圾,覆盖30个乡镇(区)重点区域,日清理垃圾80余吨,农村主干路沿线垃圾基本实现日产日清。
强化宣传发动,激发全民参与。在保洁车上安装小喇叭,播放环境整治有关内容,同时,利用宣传标语、橱窗等方式进行宣传,提升村民环境意识;通过悬挂横幅、大喇叭广播、微信群转发等方式,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宣传力度,多方争取村民的参与支持,引导群众自觉养成讲文明、爱卫生、懂健康的良好习惯。开展“星耀网格”活动,发挥村规民约依法自治作用,推行红黑榜和积分制管理模式,自觉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网格志愿者可凭积分卡到本村商店超市免费兑换日常生活用品,进一步激发全民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杨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