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干净整洁,村屯绿树环绕,主街主路上的景观小品新颖别致……日前,记者在巴图营乡看到,这里的人居环境今非昔比,呈现出一幅美丽怡人的田园画卷。
说起人居环境的改善,该乡党委书记汪宁娓娓而言。他讲,近些年来,巴图营乡始终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基础性、常态化工作来抓,通过党建引领、示范带动、网格覆盖、科学治理等一系列措施,逐步实现了人居环境“由差向美”的转变。特别是年初以来,全乡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强化措施,打造亮点,奋力加快了净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进程。
巴图营乡将人居环境整治与提升北票形象深度结合,重点实施了四项工作,一是围绕国省干道和高铁站沿线,全面加大了清理垃圾堆、清理柴草堆、清理粪堆和拆除违建“三清一拆”工作力度,并对清理后的地块进行了硬化、绿化、美化,打造了微景观。二是本着“见缝植绿、见空补绿”的原则,在国省干道和乡村主路两侧栽植金叶榆、金丝柳、榆叶梅等景观树木9公里,共计2万余株。三是在巴图营村、铁吉营村、中屯村等5个村安装路灯200余基杆。四是在高铁站沿线建设美丽乡村1处,铺设彩砖6000平方米,修建休闲公园2处、长城墙300延长米,新建垃圾池7座,安装凉亭长廊2组,打造微景观5处,实现了高铁站沿线“路边有景、林中有园、空闲有绿”。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建立了党政主要领导检查督导、班子成员包村、机关干部包组、村组干部包片的“四级网格”管理机制,并且通过微信群、大喇叭、《致村民一封信》和党员干部带头等方式,引导发动全体村民参与到环境整治当中,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
组建机动保洁员队伍,购置铲车1台、翻斗车1辆,由乡统一管理,确保所产生的垃圾及时清扫、及时清运。各村也相应地组建了保洁员队伍,配备了垃圾运输车辆,明确了上岗时间和责任区整治标准,形成了“每日在岗”工作模式。
为了压实环境整治责任,保障环境整治成果,该乡还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了年度工作实绩考核中,并加大了赋分权重,同时对各村环境整治工作实行周调度、月考核,将保洁员、六大员、公益岗、网格员的考核情况与待遇挂钩,极大地激发了干部群众抓好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
记者 刘福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