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大板镇持续不断深入开展环境整治工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运用数字化开启人居环境整治新征程,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新力、注入活力、展现魅力。近日,记者就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采访了大板镇党委书记孙力。
孙力表示,大板镇通过建设数字乡村治理服务一体化平台、“大板镇数字乡村”小程序等,凝聚多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提升人居环境整治“加速度”。
高效治理数字化。依托数字乡村治理服务一体化平台、“大板镇数字乡村”小程序积极探索“互联网+”环境治理新模式。48路智能监控为环境整治工作安装上了“千里眼”,通过视频监控、抓拍等方式对各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进行监督;119名网格员化身为“移动摄像头”,捕捉智能监控无法探测到的环境卫生死角,通过“大板镇数字乡村”小程序“随手拍”功能第一时间上传环境脏、乱、差等情况,镇一体化指挥平台可同屏显示,及时对遗漏点进行清理,确保环境整治全覆盖。
夯实责任网格化。“网格+责任”确保责任落实到位。镇党政一把手牵头成立领导小组,细化责任分工,将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区域,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网格+示范”,确保全员参与到位。按照不超过30户为一个小网格共划网格119个,配备网格员119名,网格员在环境整治行动中充分发挥带动作用,带动村民积极参与、齐抓共管、共建美丽乡村。
环境整治全员化。镇村干部带头干、亲自干、主动干,率先垂范。结合主题党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群众人人动手清洁家园,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截至目前,大板镇共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6次、出动铲车60余台次、清运垃圾400余吨、集中清理河道3次、村屯绿化栽植绿植5000余株。
下一步,大板镇将重点突出示范引领作用,沿凉三线、滨河路通过“点”连“线”带“面”的方式,串联多个村打造2条全长共计9公里的美丽乡村景观示范带,实现“一年见成效,两年大变样,三年展新貌”的工作目标,绘就美丽大板新画卷。
记者 谢洪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