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全面实施进入重要一年,是推进高质量发展步入深化之年。市司法局把2022年确定为推动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创新年”,科学谋划“1+3+X”工作总布局,紧扣中心工作,突出围绕创城抓队伍、围绕乡村振兴抓争创、围绕营商环境抓服务的总抓手,在抓队伍、抓典型、抓创新、抓管理、抓智能、抓宣传、抓督查、抓制度上下真功夫,实现法援经常化、律师服务全面化、法律宣传多样化、公证服务标准化、行政执法规范化、行政复议应诉法治化。
抓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全面提升政府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加大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力度,评查各类执法卷宗280余本,对执法主体、程序、法律适用、文书归档等全面审查;完善涉企行政执法检查计划工作,整合相关的执法检查事项,全市总的检查事项从2019年的99项减少到2022年的60项,最大程度减少了对企业生产活动的干扰,营造了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抓人民调解工作,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北票样板。在市、乡、村“两委”换届时,第一时间调整、完善各级人民调解组织,确保换届不断档;积极探索“1+X”联合调解新模式。以司法所为依托,联合多个部门专业人员共同参与调处,突显了调解成功率。例如,大三家司法所以“1+X”联合调解为遵循,结合辖区实际,形成“一办两所三站”的调解模式,调解成功多起矛盾纠纷,群众满意度较好。据统计,基层司法所和人民调解组织近3年开展矛盾纠纷排查2921场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0648件,调解成功10514件,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纠纷。
抓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和谐。对辖区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排查,防止脱管、漏管;做好与省内省外监狱、看守所的衔接配合,确保刑满释放人员无缝衔接。近年来,我市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498人、期满解矫690人、撤销缓刑6人、全市在册社区矫正对象235人,未发生1例社区矫正对象和安置帮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
抓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素养。重点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推动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年度述职中涵盖述法内容,开展任职法律考试30余次,涉及180余人;加强了我市青少年法治教育,配齐配强65名法治辅导员、81名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讲课100场余次。司法所、基层普法志愿者利用移动音响、乡村“大喇叭”、广播电台,主动到农村集市等群众聚集的场所,开展典型案例以案说法和法治宣传,共印发《命案防范手册》1万本,制作、悬挂宣传条幅标语2000余幅,组织乡镇、街道(场、区)在市、乡、村“两委”换届、两会期间出动宣传车140余辆次。创新了普法内容和方式,推动了北票市融“报、网、端、微、屏”于一体的全媒体法治传播体系建设。
抓服务供给,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的公共法律服务。主动为因行动不便不能到窗口办理公证业务的特殊群体增加“绿色通道”,提供上门公证服务;推行容缺受理、限时办结等各项制度,减少当事人多次跑;推行公证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以来,用个人承诺取代证明和调查取证,承诺公证件已达1300余件,最大限度去除繁琐和不必要的证明材料。全市5家律所25名执业律师特长、经历均在门户网站公布。通过“点援”制帮助有困难的妇女儿童180余人次,办理妇女儿童法律援助案件583件,挽回各类经济损失200余万元;引导律师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担任218家法律顾问,实现了法律援助“维权服务”全覆盖。
胡志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