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人大常委会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创新学习形式,完善学习机制,做实事,办好事,让党史学习教育获得明显成果。
学以致用,应学尽学,拓展“广度”。构建“1+4”机制,“1”即党组负责牵头抓总,统筹调度;“4”即人大机关党组、机关支部、各委室、离退休老干部,逐一明确参加党史学习教育的形式任务,确保全面覆盖。指导上点面结合,不留死角。注重把握全面,聚焦整合各方面力量,用活特色资源、线上线下联动,用好“学习强国”平台,参观红色基地,用艺术的形式重温党史、接受教育。
办实事、办好事,彰显“温度”。坚持把学习党史同推动人大工作紧密结合,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引导机关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扎实开展“大走访”,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实事视察,建立各委室调研督导机制,并协调相关部门进行督导推进。紧盯难点,持续督查,真正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利益得到维护,为民服务的成果得到体现。
学担当、重实践,加大“力度”。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实效转到强执行、促落实上,用行动促进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转变。建立领导干部办实事档案,落实工作重点,贯彻新发展理念,并将发现的问题纳入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围绕解决群众利益问题,以大提升、大突破的实际行动,有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我市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稳步提升。
学思践悟,彰显“成效”。着眼于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工作的科学思维,着眼于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紧紧围绕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党组成员带头走基层、听民生,创新开展惠及民生的调研视察活动,用心用情抓好民生实事,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
据悉,自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48件,办结率100%;为民办实事16件,组织调研考察9件,督办事项15件,为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杨杰